- N +

一年50万亿,为“情绪买单”的他们带火一个暴利产业

本站全国人工客服维修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 良药苦口,你想被安慰,又不愿听客观事实,一定有毒副作用。"

这几年,疗愈产业异军突起,与疗愈相关的各类机构、社群、工作坊与课程仿佛一夜之间遍地开花。 

有人开玩笑说,以前大家聊天互相攀比,比的是买了普拉达还是爱马仕,但是现在比的却是,戴了南美大师定制的转运水晶,还是英国独家珍藏的能量项链。 

随着疗愈概念的日益火热,不少以 " 疗愈经济 " 为幌子的欺诈、洗脑等负面现象也随之涌现。一些疗愈机构过度夸大疗愈功效,借机销售高价产品与服务,让不少消费者踩坑。 

本期显微故事采访了几位疗愈行业相关的从业者以及对此给予关注的消费者,一起走近当下这个如火如荼的新兴行业,探索其背后的故事。 

文 | Connie  

编辑 | 蔡玉  

一个 " 造概念、割韭菜 " 的大市场

" 我感谢天地,我感谢父母,我是罪人,我危害人间,我辜负苍生…… "

看过电影《周处除三害》的人,一定会记得那位被奉为 " 尊者 " 的灵 修头子,一边带人拿藤条抽打学员,一边用言语对其进行 PUA 的场面。

披着大爱、慈善的外衣去坑人赚钱,是这类 " 精神传销 " 机构的惯常行径。他们利用催眠、洗脑等手段,以及强制灌输教义的方式,对学员实施精神上的操纵与控制。

图 | 《周处除三害》剧照

许多人因此被诱导,不仅将房产、银行卡等悉数交出,甚至将亲朋好友、同事也卷入其中。

经济损失虽是一方面,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员因长期遭受精神控制,产生了持久的心理障碍,有人甚至选择轻生。

据央广网报道,截至 2024 年 3 月,自 2018 年以来,公安机关已成功侦破 77 起以 " 灵 修 " 等名义进行的非法培训重大案件,依法对 269 名涉案人员进行了刑事处罚,并追缴了超过 2.17 亿元的违法所得。

图 | 人民网有关 " 灵 修 " 类非法培训活动打击的报道

据相关从业者介绍,该行业特别热衷造神,将 " 金字塔 " 模式运用到极致。他们采用大型会销的模式,利用人性脆弱面诱导其升单,强制学员购买高于市场价 10 倍、20 倍的产品。

如果没钱,他们甚至会提供贷款途径,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 赚钱的都是那些在‘塔尖儿’的人,他们要你介绍客户给他,但不给你分成。如果你不想掏钱,他们会用各种话术对你进行洗脑,比如说你是不完整的人,你要疗愈自己,如果不疗愈自己,家人会遭殃之类。"

有博主称,自己曾经花 9 万多元报过一个身心灵的课程,但上了两次课就不去了。原因是他们 " 疗愈 " 别人的手段,就是把已经愈合的伤口再次撕开。

" 放着洗脑的音乐,洒着劣质的香水制造氛围,让一群人以‘爱’之名看着你痛苦流涕,再 PUA 你。"

罗娜是一家形体工作室的老板,她自己以前也参加过一些所谓的 " 身心灵 " 课程,综合下来的感受就是想骂人。

她的一个好朋友离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听信了 " 身心灵 " 所谓的自然疗法。

几年前,朋友得了乳腺癌,本来按照正常的治疗手段是有希望痊愈的,但在一些 " 导师 " 的蛊惑下,她放弃了医生做手术的建议,开始 " 静修 ",手机里存了不少 " 大师 " 的联系方式。等意识到被忽悠,想去正规医院治疗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 我自己亲眼见过很多不耻的事儿,对年轻女孩儿骗财骗色,又把自己标榜得很是高大上,跟救世菩萨一样,实际上就是个畜生!"

说到曾经见识过的一些厚颜无耻的身心灵 " 导师 ",罗娜气得想爆粗口:" 疗愈行业追根溯源也有 20 年了。前些年我也接触过类似的课程,当时觉得还挺高端的,但是现在市场真的很乱,坑了不少人。"

罗娜所说的 " 乱 ",不仅仅局限于上述那些非法的极端案例,也包括乱造概念、乱收费,以及乱打 " 疗愈 " 牌,制造各种 " 奇葩 " 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比如,一个普普通通的水晶手链,进货价可能只有几块钱,但被赋予 " 疗愈 " 相关的含义后,就可以卖到几千,甚至几万块。

在某位网红疗愈师的报价中,一款名为 " 转运蜡烛 " 的疗愈产品基础款售价高达 8888 元,升级版更是超过万元。还有一些所谓服务顶奢人群的疗愈博主,算一卦就要 1 万多元。

暴利驱使之下,总有追随者趋之若鹜。

有美容行业老板称,现在一些美容店经营者已不再专注于传统生意,而是短暂外出学习几天后,便匆匆开设疗愈项目,对顾客收取高额费用。

有人深入剖析了这些 " 疗愈 " 产品的核心理念及其运营模式:

"它们要么依托古老的学说,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能量说以及西方久远的神秘主义思想,要么则自创新奇元素,比如岩灯、颂钵、铜锣、魔法水晶等。并且,他们还会精心包装一些所谓的 " 大师 " 或 " 专家 ",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公信力。"

" 在这个领域,但凡能发出声响的,都被冠以声音疗愈之名。这无疑是一个充斥着概念炒作与‘割韭菜’行为的庞大市场。"

到底怎样的情绪,需要高价 " 疗愈 "?

看过 B 站和小红书上与疗愈相关的大量视频和笔记后,璐璐也曾想过从 " 疗愈 " 着手开始创业。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她自己也曾为 " 疗愈 " 产品冲动消费过。

一次逛市集的时候,璐璐偶遇一个卖鼠尾草的摊位。

本来她是没打算买的,但店主介绍鼠尾草是从南美漂洋过海运过来的,而且种鼠尾草的人是一个特别快乐的人,所以传递的情绪和味道也不一样,会让人更加清醒。

璐璐当即就花高价买了下来。虽然知道实物未必值那个价,但她花了钱感觉很开心。

图 | 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将鼠尾草等植物纳入 " 净化草药 "

" 未来是情绪经济的天下。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凑,压力重重,一些人在长期的焦虑与压力之下亟需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解脱。

因此,那些专注于提供情绪价值的疗愈方式迅速走红。

除了传统的身心灵课程这类的虚拟产品,还有很多实物产品,比如水晶、串珠、蜜蜡、精油、香薰、解压公仔等等,都很有市场。"

作为一个品牌营销领域的从业者,璐璐深知情绪价值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

" 如果你经常上网,可能会注意到,这几年的很多热门话题都与疗愈有关。在这个‘ emo ’盛行的时代,孤独、焦虑和内耗几乎成了年轻人的标配,长期被负面情绪笼罩,大家都想通过疗愈来修补现实的创伤。"

" 所谓的新兴行业,更多的是针对焦虑人群量身定制的。在这之中,又以女性居多。女性情感细腻,本来在生活中的压力就比较大,承受的精神创伤也会比较多,所以做疗愈的大多是女性。" 璐璐说。

对此,罗娜表示赞同:" 正是因为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空心病’,人们对精神层面的产品才产生了如此巨大的需求。

无论是拜物主义,还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亦或是消费文化的盛行,都无法真正抚慰人的心灵,无法为人们寻得最终的归属感。

所以,各种光怪陆离的东西就出现了。

尤其是 35 岁以上的中年女性,看起来有家庭、有事业,其实日子过得可能一地鸡毛,职场不顺,老公出轨、孩子叛逆等等,都会让女性承担比男性更多的心理问题。"

庞大的焦虑人群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疗愈市场。

有数据显示,全球疗愈经济正以每年 10%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 7 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0 万亿元。

在中国,这一趋势同样显著,预计到明年,中国泛疗愈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4.5%。

更有人把疗愈产业细分出近 20 个赛道,文学、旅游、养生、茶道、珠宝、瑜伽,但凡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领域几乎都可以和 " 疗愈 " 关联起来。

随着疗愈产业的不断壮大,各类疗愈市集、疗愈艺术节以及疗愈博览会也层出不穷,大家都期待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 不仅在国内,国外的疗愈产业这几年也发展得特别迅猛。据我所知,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周边的人,会专门采集当地的石头,说这些石头有神秘的灵力。

他们建了一个独立站,将这些石头销往世界各地,利润颇丰。据说,有两个年轻女孩儿仅凭销售这些石头,年入几千万美金。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生意。" 璐璐说。

顺着人性做生意未必是好的

巧巧是国内比较早的一批颂钵疗愈师,对于行业内的疯狂乱象,巧巧也有耳闻。

" 抛开那些坑蒙拐骗的不论,疗愈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有些人把它搞乱了。"

图 | 不少博主开始做疗愈行业创业指导

作为疗愈师,巧巧有自己的接单原则:

" 我不知道其他疗愈师会接什么样的客户,我是有标准的,比如被确诊有精神疾病或者正在服药的人、未成年人、怀孕或身体安装支架的人,我是不接的。因为我只是一名疗愈师,不是心理咨询师也不是专业医生。"

对于看起来真的有心理疾病的人,巧巧也会劝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但她发现,对于心理门诊,人们好像并不那么愿意接受。

刚刚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苗珍对此深有感触。她也感觉到,相较于去看心理门诊,人们似乎更愿意把钱花到购买 " 疗愈 " 产品或者服务上:

" 困惑很多又不容易向外突破的时候就会向内走。如果看心理医生,那不就是生病了吗?不少人会有这样的顾虑吧。而且国内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市场,其实也蛮混乱的,忽悠人的不少。"

璐璐亦有同感:" 心理医生是把你当病人看,而疗愈师则把你当成家人或者朋友。如果你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可能会给你定性,说你有焦虑症啊、抑郁症啊、双向情感障碍,或者人格障碍什么的。

你听到这些词儿感觉很不舒服吧?但其实你可能就是暂时遇到点麻烦,比如情感问题,或者工作挫折,导致压力过大。

心理医生会给你归结成病,你还得去交咨询费。在这种情况下,你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病人,压力越来越大,甚至觉得丢人。

但如果你去做疗愈的话,比如人家给你做 SPA,卖你香薰、能量手串之类的,说这个东西能帮你转运、净化你的身体什么的,你就会很高兴吧?

其实它可能解决不了多大问题,但它会让你开心,你心情舒畅了以后,病症也会减轻,也算是一种治疗吧。"

璐璐举例说,她去峨眉山玩的时候,曾遇到过一个拜佛的中年妇女。周围人都是安安静静地双手合十跪地,但她一跪下去就嚎啕大哭。

" 你看她神神叨叨的,那是因为她受的苦很多。之所以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痛哭,肯定是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对于单纯的倾诉、发泄或者寻找心灵寄托的人来说,心理医生并不合适。当然,也有一些人病得挺严重的,只有专业的医生才能解决。"

罗娜也曾试图把疗愈的概念引入到工作室,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 疗愈这个东西,它要想卖得出去,实际上他是满足人的一些需求的。满足就是顺着人性做生意,这一点我可能做不到。

我觉得良药一定是苦口的,你想得到心理安慰、心理满足,又不愿意听更客观的东西,那一定是有毒副作用的。

所以疗愈这个事儿,对人的认知能力是非常有要求的。这个东西一旦商业化,就像教育商业化会变味儿一样,疗愈也如此,商业化就会有各种问题。"罗娜说。

图 | 以 " 疗愈 " 为由展开的各类非法灵 修培训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 " 疗愈 " 打工人,谈及从事的工作,巧巧也有自己的见地:

" 来我这儿的人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可能是职场压力、自我成长,也可能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各种类型都有。也不是一个人就带着一个‘问题’,一个人可以有好几个。

但是在我看来,疗愈的方式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惯常见到的那些,晒晒太阳也是疗愈,和喜欢的人讨论有意思的事情也是疗愈,摸摸小狗小猫也会被疗愈 ......

就像到达一个目的地,有的开车自驾,有的坐火车,有的乘飞机,只是看这个人,当下适合哪种方式。

有的人对声音敏感可以选择颂钵,有的人喜欢喝茶可以选择茶修,有的人对西方的疗愈方式受用,那就可以选择水晶或者西塔。

各种疗愈方式我感觉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对一些事物的称呼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因此变好,那就是好的。"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

参考资料: 

1、 催生庞大消费市场 疗愈经济何以 " 疗 " 己 " 愈 " 人 _ 新闻频道 _ 央视网 ( cctv.com )  

2、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 " 灵 修 " 类非法培训 -- 社会 · 法治 -- 人民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显微故事 "(ID:xianweigushi),作者:显微故事编辑部,36 氪经授权发布。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