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人工客服维修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我将为守护敦煌坚定不移、燃尽此生!”12月7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编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张艺兴主演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北京国家速滑馆首演。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首演现场
当晚,“冰丝带”内座无虚席,众多观众跟随年轻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实习生张燃,跨越百年岁月,遇见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先生,借由敦煌不断流转的千年时空,沉浸感受华夏历史的恢宏与广阔,真情为中华文化的璀璨与瑰丽而自豪。
2024年,适逢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敦煌艺术,田沁鑫院长带领创作团队走进敦煌,亲自感受莫高窟的深邃魅力。在灿如星辰的敦煌文化与令人肃然起敬的“莫高精神”前,团队选择用一段横跨法国、敦煌两地的百年守护故事,以“剖面式”的最新表达打开敦煌。
“作为一部音乐话剧,它既包含众多演员的唱、跳表演,也有庞大的影像特效融入,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比剧场更恢弘的场域呈现出来。”田沁鑫介绍说,俗称“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建的标志性建筑,恰好这座场馆也是从冰上旋转的陀螺和飘动的丝带中汲取设计巧思,“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敦煌壁画中飞天造像飘逸的丝带,可谓珠联璧合。上千年来,敦煌艺术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我在做这部戏的时候,也希望能把这种真切的期盼完美无瑕地呈现出来。”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启动了包括主演张艺兴、胡晓龙、甘瑞琦、彭可、金大乘、郝丹姝在内的诸多年轻演员,将敦煌采风之旅中获得的素材、感悟和滋养充分注入新锐创作,让青年演员的身心与历史、文化深深交融,并在田沁鑫导演的引领下,释放蓬勃的青春创造力,让这部音乐话剧逐渐从一个恢宏的构想,形塑为立体可感的演出震撼。
张艺兴 (中) 饰演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实习生张燃
胡晓龙(中)饰演金刚力士
“我要求团队始终秉承‘高维思维’,不能以俗世理解敦煌文化、不能轻浮对待这次创作,要珍视敦煌艺术和我们的这一次链接。”在田沁鑫看来,《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过程,不仅仅是剧院的一次创新表达,同时也是整个剧组受到敦煌文化感召,与中国艺术精神进行链接,继而回望、传承、表达的艺术探索。在构思该剧叙事时,团队打破时间限制,从1935年在法国的常书鸿先生于战火中奔赴敦煌出发,以百年为纪延伸至未来的2035年,与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形成强烈的互文观照。
剧照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舞台最上方屏幕中为张艺兴饰演的青年常书鸿
《受到召唤·敦煌》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次在国家级体育场馆内演出的作品。该剧不仅将历史、人文、地理、政治、宗教、艺术等元素共冶一炉,也把话剧、歌唱、舞蹈、威亚、提线木偶等艺术形式进行了创新性整合,通过AI、即时拍摄、多媒体影像、动画真人融合等最新科技手段一并赋能舞台,带领观众沉浸在“戏剧元宇宙”之中。
就澎湃新闻记者现场观摩,演出现场足足占据了1.2万平方米赛场面积一半的空间,屹立在赛场中央的多面LED屏更是高至场馆穹顶。创作团队以此打造了多维立体的舞台,并从敦煌的音乐元素出发,大胆拓展戏剧边界,利用原创曲目将古典舞和现代舞融汇,结合7路威亚表演,展示出青春、时尚、未来的舞台质感。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很难界定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首演结束后表示,“敦煌背后蕴含着的巨大精神能量,堪为我们的超级文化符号。观看这部音乐话剧,我们所能想象到的以及想象不到的,所有的视听光电等技术手段都被调动了起来。同时,它又没有‘形式大于内容’。”
于丹用三个“融合”总结了《受到召唤·敦煌》所清晰传递出的价值内核,“遥远的历史与远瞻的未来在此融合;现实故事与灵魂追求在此融合——歌舞与AIGC技术结合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场景,也对应了几代敦煌守护者们愿意‘一夫当关’、舍生忘死所焕发出的精神感召;最后,我们也看到了当代青年现实的职业选择与国家使命之间的融合。”
全体演职人员大合影
据悉,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由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敦煌研究院、敦煌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总台央视网、央视频、北京大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国话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于12月7日至9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演出,12月13日至15日将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继续上演。